【校友专访】周铮:喜欢音乐,就要好好学

上和弦:你好,周铮。简单的做个自我介绍吧。

大家好,我是周铮,2017年核心课的学员。01年从幼儿园毕业,零基础学员,未来的优秀的声音设计师。因为脑袋大,所以大家都叫我“胖头鱼”。


 

上和弦:你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到上和弦的?

去年9月机缘巧合认识了大学老师的朋友,也就是大诚老师,点燃了长久以来想系统学音乐的火花。

上和弦:听说你这条鱼在班里是组长,可以聊一下班里童鞋吗?

哈哈哈哈哈哈我是一个低调的人,实际上我的同班同学都很低调(此处有一个班级梗)跟其它班的同学也成了很好的朋友。很感谢弦姐给了这个采访机会,我们班的大兄弟们真的藏龙卧虎,珩哥每一次的编曲作业都做的很优秀很厉害,刘老师拉的一手漂亮的小提琴,小白的吉他弹的很六,大龙和美阳是我们班的唱歌和颜值担当。

 

上和弦:从零基础对音乐不太了解到现在学习完核心课有什么变化?

哈哈哈一个头变好几个大,音乐制作这一门专业包含的知识量很大,我也第一次从配器、织体、和声、风格等方面得到了老师们系统的指导。除了编曲之外,还跟着老师们学习了基础乐理、混音、电音和电影配乐。每一门课都很!喜!欢!一年的干货很多,一年前对音乐制作完全不了解,现在也算入门了,我还需要时间多练习操作。


 

上和弦:在上和弦将近一年的学习时间里,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一群优秀的师友。上课时我更关注老师们在制作上的思路和经验。比如什么样的和弦排列听感更好?为啥一些变化音能在爵士和声里运用还能不打架?人声哪一个频率需要跟乐器避让?比如关注乐器的频段和演奏法,在编排配器的时候有目的地选择配器等等。比如王老师在给我们讲中古调式的时候,条理分明地讲解了调内特征音和特征和弦、划分功能性、特定的和弦连接和背后跟三全音相关的原理,给我们展示了调式学习的逻辑。

除了理论以外我喜欢听老师讲一讲背后的原理,把原理摸透才更好去运用。干货可以看书,老师们的想法和实际工作中积累下的经验是我觉得在课堂上收获的最宝贵的知识。

去年跟着上和弦的上海之行更是接触到了声音设计和影视配乐,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谢谢上和弦!谢谢声音设计课的李佳骐老师!

 

上和弦:在学习的过程中,你觉得最困难的事是什么? 

回头想想最大的困难应该是怎么把学到的知识真正运用起来吧。至于学习过程中各种各样的难题,大概是弹不好的半音阶,听不出的音程和低音进行,扒不出的配器,写不好的弦乐对位,记不住的调式,编不出的MIDI,发展不来的动机,贴不好的音效等等令人闻风丧胆的挑战。

 

上和弦:你觉得声音设计师这个职业最吸引你的地方在哪里?

哈哈哈,最吸引我的是老师提到的心理声学。游戏、动画里一个画面该有什么量级、什么元素的声音,这完全出自设计者的考虑,这是一项有意思的创新。当前画面如果缺少了音效,大家会觉得不得劲儿;添加一个什么样的音效,大家在认可的同时还觉得贴合场景或者人物招式的特点,那这个设计就是成功的。


 

上和弦:你觉得学音乐制作最重要的是什么?

重要的是坚持。哈哈哈,这么说好像有点儿老套,我相信每个同学遇到困难都有过想放弃的时候,那就一点一点进步吧。由于是零基础,上课听懂和课后消化我都比大家反应要慢,上和弦的老师们在我困惑的时候给了我很多鼓励,包括助教老师们也及时对我的实际操作给了帮助,在这里也十分感谢老师们。总之好好写作业,不懂问老师,喜欢就不要放弃啦~

大家好,我是周铮,2017年核心课的学员。01年从幼儿园毕业,零基础学员,未来的优秀的声音设计师。因为脑袋大,所以大家都叫我“胖头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