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专访】田碧川:做小众音乐,跟随自己的初心

 


上和弦:跟大家打个招呼吧。

田碧川:大家好,我叫田碧川 。 我现在和朋友一起在做一些上映电影的影视配乐(包括主题曲/片头/片尾曲)。目前我们在筹划做一些艺术展音乐,类似在798这类地方。其实我们团队一直在做一些偏小众的音乐。不选择去投大众所好的原因是想更多地去遵循内心,我觉得这样去做音乐更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也比较自由。

 

上和弦:平常比较喜欢做哪些风格的音乐?

田碧川:比较喜欢做像Jazz、Fusion之类的音乐。我比较擅长做电子和摇滚类的编曲,目前有一个乐队,名字叫“So far so good ”。刚做这个乐队的时候,想的是做一支流行朋克乐队,但现在会觉得不想给我们乐队局限为某一种风格。

 

上和弦:还记得最令你印象深刻的一场演出吗?

田碧川:我记得那是在太原的一次演出,是我的第一次演出。印象很深刻,有一部分紧张,但更多的是兴奋。我们是作为压轴乐队出场的,那种感受很奇妙,既紧张又有些迫不及待地想上台。

 

上和弦:是怎样的机缘巧合让你选择走编曲这条路的?

田碧川:读大学的时候,一开始学的金融专业,也考了不少证。但基本都是为了我爸妈去考的,我本人更想做我内心真正喜欢的事情。所以之后来北京继续学习音乐制作,其实那段时间我对王老师印象特别深,觉得他比较会教课,教的东西都比较实用 ,从他那儿学的东西大多也都能运用到自己的歌里。

 

上和弦:你觉得一首好听的电子乐主要包含哪些因素?

田碧川:我觉得一首好听的电子乐,最重要的是律动,律动是能控制人的听觉感受的。比如像house,128bpm是让人能全身动起来的速度。再之后会控制你的腿、控制你的臀、控制你的上身。速度会慢慢推进,总之让场子最炸的速度是128bpm。其实我觉得做电子制作人,想象力是很重要的。我平常比较喜欢做一些kawayibass,比较喜欢这种偏日系的感觉。

 

上和弦:像这种Kawai bass ,和声复杂吗?

田碧川:框架和声其实不是很复杂,我只是融合了一些爵士的元素进去,比如低音下行,walking bass或者是slap。像我这首歌里面,我把和弦切的很碎很碎,再把和弦做成副节奏的感觉。做电子的话,比如做house或者Techno,我觉得最忌讳的是只固定用这种风格里特别基础的节奏来做,这样会给你的思维附加一些局限性。现在区分电子乐的风格的话,其实只有它的音色。比如是future 系列的话,都只是用future那一套音色来做的。它不可能用trance音色来做,也不可能用dubstep(音色)来做,音色确定了它整体的风格。

 

上和弦:平常做音乐是不是注重个人感觉多一些?

田碧川:我比较喜欢小众一点的圈子,不想特定做某个歌手的制作人。做音乐我比较注重个人感觉,像我现在在做的影视配乐就让我觉得很舒服,清楚它想表达一个怎样的感觉后,我就可以运用一些相关元素来营造这个氛围。只要做的音乐和画面的情绪匹配,就对了。其实做影视配乐能更多地把自己对于音乐的理解加上去。

大家好,我叫田碧川 。 我现在和朋友一起在做一些上映电影的影视配乐(包括主题曲/片头/片尾曲)。目前我们在筹划做一些艺术展音乐,类似在798这类地方。其实我们团队一直在做一些偏小众的音乐。不选择去投大众所好的原因是想更多地去遵循内心,我觉得这样去做音乐更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也比较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