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专访】欧智:音乐是门科学,灵感不是很靠谱+ 查看更多
“我不太信“灵感”这个东西,音乐事实上是一门很科学的学科。在没有物理学、医学、数学之前音乐就存在。只是那时的音乐还没有被人记录起来,所以说音乐为什么会让人觉得好听?是因为有一个很庞大的理论体系来支撑着。灵感是靠不住的,你得首先做一名音乐工作者,换句话说做一名音乐匠人。做到这一步后,才可以说去追求一些更多的想法。对音乐来讲,感性是建立在理性之上的。”




上和弦:现在在梦响当然公司负责编曲方面的工作?
欧智:对。我现在主要负责给艺人编曲,主要还是由莫凡老师来负责对整体的把控。
上和弦:这是你的第一份工作吗?
欧智:是第二份工作,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小公司做音乐制作人。小公司的很多东西都是不太规范的,和大公司可能有点不一样。来到“梦响当然”后,也是被莫凡老师“调教”过。眼界和以前不太一样,作品的质量也会不一样。
上和弦:最近在做一些什么事情呢?
欧智:最近在做陈萝莉和0086男团的单曲,还要整理一些黄淑惠的作品,都需要重新编曲。
上和弦:从什么时候开始跟王老师学的编曲?
欧智:很早以前了,那时候我读大一。后来学校那边的课我基本不怎么读了,一直在跟他学。我觉得学校教的太慢了,再者就是在学校不太容易学到我真正想学的。学校教给我的一些音乐制作的知识并不是我最需要的。王老师教给我的可能不是我最想要的,却是我最需要的。每次上他的课,去的时候是蹦蹦跳跳很开心的,回来的时候却是“头晕”的。
上和弦:“头晕”怎么理解,他讲的课很难懂吗?
欧智:不算难懂,而是他讲的知识点特别多,把他知道的都会告诉我。他讲课时候的状态仿佛是一直在“吐”,但如果你接不住那些吐出来的知识,他就会“训”你。作为老师来讲他是很严格的。比方说,有一次他故意刺激我,对我说“欧智,我觉得你真的不适合这个行业。”
上和弦:听了他的话后,你是怎么做的呢?
欧智:我没放弃,回家更加努力的练琴。当时确实有些丧失信心,自己也很气。总的来说来到他那学习后,被“调教”了好久。
上和弦:目前工作忙不忙,平时有没有时间练琴?
欧智:工作很忙,相对来说练琴的时间就会比较可怜了。我觉得平时多练琴对于做编曲的人来说真的特别重要。因为有这样的一个习惯,它会提高你做编曲的效率。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很多编曲上的想法都是在你演奏的过程中产生的。你弹琴的技法越熟练对于编曲的帮助越多。像吉他和键盘这两方面都很重要,平时都需要多练。
上和弦:你怎么看待“灵感”?
欧智:我不太信“灵感”这个东西,音乐是一门非常科学的学科。在没有物理学、医学、数学之前音乐就存在。只是那时的音乐还没有被人记录起来,音乐为什么会让人觉得好听?是因为有一个很庞大的理论体系来支撑着。灵感是靠不住的,你得首先做一名音乐工作者,换句话说做一名音乐匠人。做到这一步后,才可以说去追求一些更多的想法。对音乐来讲,感性是建立在理性之上的。在理性这一块做好了,再去想感性的部分。大家可以哼出一些旋律是因为他们以前听到过类似的,或者说他们印象中有这样的旋律。如果做音乐只是单纯的靠灵感的话,也只是把你原来听到的东西再调出来用而已。所以说灵感是不靠谱的。很容易灵感突然就没了,或者你做的音乐感觉会一直特别像。
上和弦:用科学方法和理性态度学音乐是必要的?
欧智:对,你也只有这么做才可以。还是我那句话,音乐不是一门只有感性的学科,它一直都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的。只是这一点很多人都不以为然而已。
上和弦:当初学编曲为什么找王老师?
欧智:这一点我可以好好聊聊,除了他之外我暂时还想不到可以去找谁学,因为对于一些很厉害的音乐制作人来讲时间就是金钱,他们根本没有必要去自己培养学生。他们更需要的是,别人培养好一些优秀的学生后送到他们这边来直接工作。而王老师是一个例外,他是一位很厉害的音乐制作人,同时也是一位很靠谱的老师。
上和弦:简单的介绍一下现在的公司?
欧智:我现在的公司是“梦响当然”,可能听到这个名字很多人不是很清楚。但一提到“中国好声音”、“中国好歌曲”大家就不再感到陌生了。我们公司签约的艺人绝大多数是从这两个节目里走出来的,因为公司和“灿星”一直在合作,所以很多艺人都会在我们公司制作单曲。像张碧晨、苏运莹、苟乃鹏等等。
上和弦:莫凡老师平时是个怎样的人呢?
欧智:他是一个特别温柔的人,人非常好。和王老师比起来是两个极端。王老师对我特别严厉。他们俩都是对我帮助很多的人。莫凡老师平时跟我说过在编曲技术方面我已经OK了,但现在要加给我去做的就是艺术性上的东西。这也就是我前面说到的做音乐的时候要在理性的基础上建立感性。在这两个方面我都有幸遇到了两位特别好的老师。音乐是一个很庞大的体系,不可能说一两个老师就能把全部的内容都教给你,更重要的还是要看你自己。
上和弦:平时对自己的作品有什么要求?
欧智:我对自己的音乐质量会要求比较严格。我会尽量做到下一个作品要比前一个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