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专访】李悦:喜欢,就要做到极致+ 查看更多

采访之前,李悦正在专注的画墙。这是一家西餐店,坐落于雍和宫旁边的五道营胡同。餐厅内大部分的墙体也都是由李悦设计和涂绘的。



图片左下角的一位餐厅服务人员全程一直看着她画画,眼神中流露出崇拜的目光。

“考研时选择了音乐是因为尼采的“酒神说”,挺逗。他说太阳神阿波罗代表崇高伟大,代表艺术是美术。酒神狄奥尼索斯则象征迷乱疯狂,代表艺术是音乐。人生本来就够痛苦了不如热闹一些。”

上和弦:先跟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你自己吧。
李悦:长得很小,经常被认为是中学生.....因为浓缩的都是精华!目前在传媒大学读研,很想去杭州。我是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喜欢尼采、梵高、张悬、万青、大崎nana......
比赛作品的创作过程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吗?
它最早是一个节奏和一段竖琴loop,就是intro之后贯穿全首的竖琴。当时觉着节奏和竖琴都挺好听的就借着这个发展了。想说的是其实创作的过程也是不断调用记忆的过程,比如作品开头那一小段下沉、酝酿的弦乐铺垫,我就是想到张悬的《两者》现场版intro而作的。不过用的是弗里吉亚音阶,我非常看重和声的一种“感觉”,也就是老师们说的和声色彩。我记忆中储存的音乐通常都是一种“感觉”而不是歌本身。而我觉得bass决定了这种感觉和情感,所以我非常看重在低音走向上表达的情感。其他的部分就是按照结构来了,发展,高潮之类,我想要一种层层递进的感觉。其实这种类型我做的不多,配器上还很不足,以后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
在上和弦学习编曲有多长时间?
3个月。挺有趣的是我是通过上和弦抽奖活动抽中了一个月的试听课,本来只是想来蹭课来着,上完后发现舍不得离开了。这里不光教的很好,很干货,同学们的学习氛围我也非常喜欢。我发现这里有很多“有故事的同学”,他们身上的热情和执着挺让我振作的,就像诗琪妹子跟我说的“没故事也不会来学音乐了”,哈哈。
来上和弦之前有编曲基础吗?
最早接触midi是去年九月份,跨考的传媒音乐因而接触,也给自己的歌编过曲。但是学校是给我们作为音编设计课程的。因此正式学习只有在上和弦。
看过你画的素描,觉得你在美术方面很有自己的想法。你认为艺术是相通的吗?
美术上真不敢说到了“有想法”的程度,不过音乐和美术都是我从小特别喜欢的事儿,考研时选择了音乐是因为尼采的“酒神说”,挺逗。他说太阳神阿波罗代表崇高伟大,代表艺术是美术。酒神狄奥尼索斯则象征迷乱疯狂,代表艺术是音乐。人生本来就够痛苦了不如热闹一些。“艺术是相通的”我觉得是非常正确的,都是一个审美的事儿,而且你看通常一种风格流派的流行,都会波及美术和音乐,比如现在流行的蒸汽波、故障艺术,已经从设计风格衍生到音乐风格上。我最近还很喜欢一个叫“鬼否”的杭州的数字摇乐队,他们都是国美美术或设计专业的,MV的设计风格太喜欢了,特佩服他们。除了审美,哲学观也是所有艺术共通性的,是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作品。不论视觉还是听觉,只是表达的方式有差异而已。
平时都有哪些爱好?
我超喜欢戴着耳机走路乱逛的,以前经常一走一晚上。除此之外还喜欢看悬疑片。还有在游泳池泡澡什么的......
喜欢哪些音乐风格?
摇滚,但偏后现代,自赏、后摇、后朋。日本的音乐也特别棒。
这一期的比赛作品中你最想表达的是什么?
想表达....我学了中古调式。囧
在上和弦学习以来,对自己而言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我从没系统的学习过音乐基础,在这里学到的知识非常实用。最明显的一点就是...扒歌不是纯凭耳朵听了,可以靠理论猜出来,尤其是偏爵士风格的。王老师弹的爵士不是盖的。还有就像我前面说的,在这里遇到的人,结识的良师益友,是我最大的收获。不得不说这几个月给了我很大动力。
业余时间放在音乐上的比例有多大?
刚刚翻自己朋友圈的时候,发现竟然发的百分之九十都是跟音乐有关的....
你觉得学习编曲最重要的几点有哪些?
我觉得技术和灵感都很重要,技术是可以靠学习提升的,有人说灵感只占百分之一,剩下的都是技术,挺有道理。而且技术可以更好的帮你表达灵感,灵感则贯穿于整个世界...我挺相信一些玄乎的东西,包括那百分之一的灵感,万物冥冥中都有联系的。因此我觉得你得多感知世界,比如看书啊、溜达啊、多和讲话有哲理的朋友交流,哈哈,总之不能成天闷在屋子里。要尝试去做奇怪的事,在一首歌里,你就得试着把奇怪的地方“合理化”。
对于编曲小白来说, 有哪些学习方法的建议可以分享?
midi挺容易学啦,音乐基础薄弱的就从基础开始学习啦!要学乐理和声,不会乐器的就学个乐器啦。然后就是多听歌,我听过两句话觉得特别逗,一句是“民谣为啥老被骂?简洁不是简陋。”还一句是“少听中国歌有利于身心健康。”很直接粗暴是不是,哈哈。
你对于心中热爱的事情会一直坚持吗?
怎样才算坚持呢?我算是能保持激情的人,但我感觉身体够棒的话才有资格坚持呐,大家都不知道自己能活多久呢......
在成长的路上有哪些难忘的经历?
我相信选择即存在,我身上发生的很多事儿还挺神奇的。比较难忘的是大学组的乐队和琴行认识的一群朋友,大家一起排歌啦、办音乐节啦,等等。我是一个比较容易被人影响的人,那个乌托邦影响之大足以改变我的人生轨迹,也让我有了一个观念——音乐是最纯粹的,音乐无罪。我现在运营的公众号“岛屿青年”也是从那群人出发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未来想做一名职业音乐人吗?
想哇。很相信一个朋友说的:喜欢就要做到极致,只要你足够想做好一件事,全世界都会帮你的。


